江苏科技信息

专题:科技体制改革

  •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制约因素挖掘及突破性对策探寻

    严哲彬;

    在我国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科研机构在推动前沿技术的突破和科技成果的产出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问题一直是科技资源价值释放及创新链、产业链整合的关键性瓶颈。文章从系统动力学理论出发,以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作为核心变量,构建动态仿真模型量化分析科研投入强度、转化周期和政策干预对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作用机理。对“无干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全链条介入”4种情景进行仿真比较发现,系统性政策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转化效率,缩短转化周期,并进一步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全链条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验证。基于对转化效率约束的深度挖掘,文章提出一条包含中试平台建设、AI辅助评估、协同机制重构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综合突破之路,其目的在于为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2025年18期 v.42;No.807 1-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质量推进有组织科研的机制与路径——基于系统管理理论视角

    顾海建;潘晓东;

    有组织科研作为新时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关键抓手,是以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靶向,通过重构科研组织形态与创新生态,实现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新型科研范式。文章基于系统管理理论,构建了“内涵-机制-路径”三维分析框架,界定有组织科研的内涵、本质;继而创新性提出5大协同机制:价值导向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结构优化机制、技术保障机制、评价多元机制;最终形成四维实施路径:多学科交叉融合、跨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高水平国际合作。

    2025年18期 v.42;No.807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有组织科研的实施路径研究

    林良;屈喜琴;

    近年来,江西省大力推进科技兴赣六大行动,科技创新驱动力不断提升,但全省科技资源布局相对分散,整体科技创新效能有待提升,科技与产业融合程度仍需深化。面对现代科研活动呈现出的深度交叉、跨界融合、利益多元等新特点,江西省亟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更加高效地实施有组织科研项目,加快推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文章以江西省为例,系统阐述江西省开展有组织科研活动的基础和条件,深入分析有组织科研活动面临的制约因素,在总结归纳部分省市有组织科研管理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有组织科研的实施路径。

    2025年18期 v.42;No.807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能级科创平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探究——以浙江省良渚实验室为例

    张露露;

    高能级科创平台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载体,但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中面临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成果转化效能不高、体制机制不顺等挑战。文章以浙江省良渚实验室为案例,系统分析其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探讨高能级科创平台如何有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良渚实验室通过建设双创博士学院,构建“博士层级教育、疾病导向研发、双创人才引育”三位一体机制,集成政府、高校、企业、资本资源打造创新生态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生发展。由此提出高能级科创平台要清晰定位交界面“转化器”功能,激发双创型人才活力,深化与依托单位共建共享,构建全链条转化体系,政府要强化政策集成与放权赋能等思路建议,为高能级科创平台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2025年18期 v.42;No.807 16-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AIGC+图情

  • “人工+AIGC”协同科技查新工作模式研究——以南京图书馆为例

    王昕萌;

    文章基于南京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的实际案例,探索“人工+AIGC”协同模式在科技查新中的应用潜力。从技术内容初步分析与沟通、正式检索与文献比对、撰写查新报告3大核心环节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IGC在文本提炼、检索式生成、报告撰写等方面显著提升了效率,但其在“新颖性”判定、数据实时获取及报告规范化适配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

    2025年18期 v.42;No.807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IGC驱动下高校图书馆向智能版权中枢转型的路径研究

    黎刚铭;

    随着AIGC技术与高校图书馆的深度融合,学术资源版权保护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文章深入剖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学术资源版权保护的复杂现状,包括版权合规的多维难题、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的矛盾以及共享平台管理困境等,同时探讨AIGC在版权保护中的天然契合点与实践应用,如自动化合规检测、智能版权管理等。研究表明,AIGC驱动高校图书馆从资源提供者向智能版权中枢转型,通过深化协同创新,构建版权保护新生态,推动学术资源合法高效共享。

    2025年18期 v.42;No.80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AIGC的高职图书馆知识服务优化研究

    张旭;王标;刘式妙;王佳玮;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各行各业在数智化服务变革的道路上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图书馆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知识组织加工的重要载体,在知识服务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文章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内容分析法,通过ROST软件提取前50个高频特征词,总结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数据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及感知分析,使用Netdraw工具进行绘制,将其划分为知识服务技术模块、知识服务用户模块、知识服务资源模块,构建“三模块”分布图,结合高职图书馆的实际应用环境,提出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优化图书馆知识服务准确性;丰富智慧图书馆知识资源库,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加强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和隐私保护意识,提升用户知识服务体验感等优化建议。

    2025年18期 v.42;No.807 35-4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IGC赋能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谭怡;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AIGC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的契机。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阵地要顺势而为,积极把握服务创新主动权。文章通过分析AIGC在高校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学习能力、学习资源等领域支持服务的赋能作用,提出未来高校图书馆可以从加强顶层设计、拥抱技术变革、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合作联动、强化AI认知等方面创新服务路径。

    2025年18期 v.42;No.807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语言模型驱动下的图书馆智能推荐机制探究

    任小媛;

    高校图书馆现有的资源检索系统依赖关键词匹配机制,在解析用户自然语言表达并理解深层意图方面存在局限,难以满足用户复杂的知识获取与学习规划需求。文章研究的大语言模型(LLM)发展为图书馆资源服务范式的转型提供了契机。借助大语言模型能够对用户自然语言需求描述进行深度解析与结构化建模,为精准洞察用户真实知识需求提供手段。结合领域知识图谱,能够对图书馆多源异构知识资源进行精准语义表征与关联聚合,最终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知识导航与路径规划。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智能推荐机制有望赋能图书馆服务从被动响应式的资源检索向主动预见性的知识导引的根本性跃迁,推动高校图书馆从静态的“资源集散中心”向能够深度理解并主动满足用户学习需求的“智慧知识伙伴”角色演进。

    2025年18期 v.42;No.807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管理

  • AI赋能的科研仪器共享协同机制与新质生产力转化路径研究

    李修寒;朱松盛;李亮;王伟;

    文章聚焦AI技术与科研仪器共享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智能协同机制与新质生产力转化路径,破解传统共享模式中资源配置低效、跨学科协作不足等问题。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构建“智能管理-资源优化-跨学科协同-政策保障”4维协同机制,设计“技术孵化-成果转化-效益反馈”的闭环转化路径,可为科研仪器共享机制的智能化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兼具理论创新性和实践可操作性的参考范式。

    2025年18期 v.42;No.80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的科技赋能路径研究

    修正坤;

    随着工业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产业链正经历从“微笑曲线”向“马脸曲线”的价值链重构。文章通过分析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重塑、信用体系重构、风险管控思维变革的三大特征以及产业链金融的构成要素,揭示当前发展面临的核心矛盾,即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仍存在信息孤岛、信用评估颗粒度不足、动态风险预警缺失等痛点。文章提出通过构建“技术-业务-生态”三维赋能体系的路径,依托5G+产业互联网实现全链路数据闭环,运用智能合约优化资产定价机制,最终形成多方协同的产业金融云生态。

    2025年18期 v.42;No.807 57-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智库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聊城市为例

    石有圣;

    文章简单介绍了科技智库的特征与作用,对比文献发现之前科技智库研究偏向于理论研究,与现实经济发展结合不足,遂确定聊城市科技智库建设为研究方向。文章首先梳理了聊城市科技智库建设的措施,然后通过分析科技智库建设情况,找出了建设中存在的管理、人员、资金、成果产出等方面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现阶段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规范管理、扩大队伍、增加经费、完善考核评价。文末对科技智库建设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2025年18期 v.42;No.80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质生产力赋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陈晖;王建军;郭卓;柳倩;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新跃升的关键力量,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还是加速建设交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通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交通强国的要求明晰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内涵,明确交通运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从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引领、数智化驱动、绿色化助力、产业融合推动、人才体系支撑5个方面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助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2025年18期 v.42;No.80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教研究

  • 贯穿大学生学业规划路径的未来学习中心建设

    陈书梅;

    大学生学业规划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大学生若需实现高质量的学业发展,高度依赖外部支持以填补自身认知与资源的缺陷。文章提出贯穿大学生学业规划路径的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模式,探索一种融入学生学习生涯的新型未来学习中心模式。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过程中,需要技术先行,打造更深层次的学习支持服务;多部门协调共建,积极推进数据共享;建设多功能融合型资源和空间,覆盖广大学生;面向就业与发展,推动跨专业跨学科的就业服务分享交流。

    2025年18期 v.42;No.807 71-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眼科临床教学中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

    潘婷;许译丹;张荟;黄瑾;

    在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眼科临床教学正面临从技能培训向科研能力整合的转型需求,科研思维培养已成为眼科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深入探讨了眼科临床教学中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师资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科研思维培养的具体路径,旨在为提高眼科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科研素养的眼科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2025年18期 v.42;No.80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创新研究——以江苏省民办高校为例

    王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民办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文章深入剖析了民办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以江苏省民办高校为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尽管民办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脱节、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以及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以及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等策略。

    2025年18期 v.42;No.807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情报

  • 高科技企业科技文献战略支持评价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张浴日;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国际技术竞争背景下,科技文献支持是高科技企业创新的战略支持。文章以徐州市为例,采用典型抽样、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法(AHP),深入研究高科技企业科技文献战略支持体系。调查发现,徐州市高科技企业在科技文献需求、利用、诉求方面呈现刚需显著、应用导向、时效敏感及服务需求层级分化等特点。文章通过建立包含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徐州市泉山区开展实证研究,显示其科技文献支持体系处于良好级,但部分方面有待提升。基于此,文章提出强化战略认知、创新战略协同、聚焦核心需求、深化精准服务、健全评价体系等完善科技文献战略支持体系的实施建议,旨在推动高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18期 v.42;No.807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智时代基于读者需求导向的数字资源多维评价实践研究——基于河海大学TOP10大学者需求保障分析

    张友华;

    高质量学术资源保障是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文章基于COUNTER报告,利用绩效分析平台ERS,对河海大学近10年来发文量TOP10大学者,在2023年和2024年发文引用外文电子期刊保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揭示2024年停订数据库对河海大学大学者的影响。并且针对图书馆未保障的外文电子期刊资源情况,基于读者需求导向出发,设计用户需求维度、引用量维度、拒访量维度、学科匹配度等多维评价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实施数字资源精准化采购,提高资源建设质量与效益。

    2025年18期 v.42;No.807 93-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图书与档案

  • 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发展研究

    侯丽丽;严哲;

    文章结合相关政策背景及时代背景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特征、智慧服务现状,解析了数智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诉求,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发展中的几点主要改善措施,为不断促进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满足数智时代读者多元化需求,促进高校图书馆绿色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2025年18期 v.42;No.807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模型驱动的数字图书馆场景化智慧知识服务框架研究

    王莉;

    当前,数字图书馆亟需突破传统服务模式,提升场景化、智能化的知识服务效能。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赋能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介绍了大模型的实践应用情况,从场景感知层、知识组织与存储层、交互层、评价与反馈层4个层面构建了大模型驱动的场景化智慧知识服务框架,通过实验验证该框架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框架场景感知准确率超过90%、知识标注质量较高、知识检索与推荐性能与交互体验性能良好、用户满意度达91%,可以为数字图书馆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2025年18期 v.42;No.807 104-107+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专业图书馆新型知识服务产业集群的实践研究——以广州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例

    董星;

    文章聚焦专业图书馆服务产业集群的实践路径,以广州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多模块服务框架,包括技术攻关、产业链供应、人才监测及政策评价模块,旨在实现资源调配与服务输出的精准化、柔性化。运用专利计量分析法剖析产业专利布局,揭示关键技术瓶颈;借助案例调研法剖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协同态势与梗阻点;依托产业人才路线图法诊断人才供需错配问题;运用文本分析法评估政策的演进逻辑与实施效应,展示专业图书馆深度参与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知识服务集成模式。

    2025年18期 v.42;No.807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FIC模型的协同阅读推广研究——以深圳读书月为例

    陈雅;

    文章运用SFIC协同模型理论分析图书馆、出版与发行机构在阅读推广方面的协同合作机制,以深圳读书月为例展开实证分析,整理阐释阅读推广的协同机理,并建立阅读推广协同机理的分析框架,论证SFIC协同模型适用于图书馆、出版与发行机构的阅读推广协同研究,对优化协同机制和推广模式给予改进建议,以期能为图书馆、出版与发行机构的协同阅读推广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2025年18期 v.42;No.807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学与社会

  • 舟山市绿色石化新材料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研究

    秦传高;张玉汝;陈刚;

    舟山市作为国家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和长三角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其绿色石化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舟山市绿色石化新材料产业的现状及专利布局特点,揭示产业发展与专利保护中存在的短板,提出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舟山市需从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产学研协同机制、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加强政策支持等维度出发,推动绿色石化新材料领域高价值专利的创造、保护和运用,激发舟山市绿色石化新材料产业创新活力,助力创新舟山建设。

    2025年18期 v.42;No.807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彭菲;王家慧;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为南京市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基于南京市2023年、202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分析南京市2023—2024年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表现为林地占比最高,其次依次为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2)整体上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占比增加。(3)受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建设用地呈现显著扩张趋势,而林地与草地资源则持续流失。南京市在2023—2024年间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各地类转换频繁且强度较大,导致区域景观格局呈现明显的破碎化趋势。

    2025年18期 v.42;No.807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化学储能关键技术探究

    林德力;吴博;

    在电网强度减弱、源荷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面临功率平衡与稳定运行的严峻挑战。文章聚焦电化学储能技术,阐述其在提升系统稳定性(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减少弃风弃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促进电力市场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重点探讨了电化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5大应用路径:平抑功率波动、提供电压支持、参与电网紧急控制、源网荷储一体化调度及黑启动。深入分析了支撑这些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本体技术(优选锂离子电池)、能量管理技术(基于SOC估算)、储能控制技术(均衡与逆变控制)以及安全防护技术(热管理、故障诊断、主动消防、BMS三级保护)。研究旨在发挥电化学储能的主动支撑作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025年18期 v.42;No.807 128-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口腔医学类期刊青年编委会的建设和发展研究——以《口腔医学》为例

    汪悦;

    目前,我国口腔医学类期刊青年编委会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实践经验较少,可供参考的成熟模式有限。青年编委会作为推动期刊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规范化建设对于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口腔医学》为例,通过分析青年编委会的组建过程、管理情况和实际成效,探讨青年编委会的建设与发展模式,为青年编委的遴选、工作的推进和评价提供经验和策略,以期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年18期 v.42;No.807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质能源”专刊征稿

    <正>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替代性可再生资源,也是环境友好的低碳能源,生物质能源产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融合交叉,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中出现了多种先进理论、技术和方法,大大促进了能源转化学科和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水平的提升。

    2025年18期 v.42;No.80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体制改革”专题征稿

    <正>科技体制改革是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强调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江苏科技信息》杂志是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公开出版学术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万方数据期刊网、维普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为深入探讨科技体制改革的理论、实践与未来方向,本刊特开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专题征稿,向社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邀稿。

    2025年18期 v.42;No.807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