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昕萌;
文章基于南京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的实际案例,探索“人工+AIGC”协同模式在科技查新中的应用潜力。从技术内容初步分析与沟通、正式检索与文献比对、撰写查新报告3大核心环节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IGC在文本提炼、检索式生成、报告撰写等方面显著提升了效率,但其在“新颖性”判定、数据实时获取及报告规范化适配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
2025年18期 v.42;No.807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黎刚铭;
随着AIGC技术与高校图书馆的深度融合,学术资源版权保护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文章深入剖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学术资源版权保护的复杂现状,包括版权合规的多维难题、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的矛盾以及共享平台管理困境等,同时探讨AIGC在版权保护中的天然契合点与实践应用,如自动化合规检测、智能版权管理等。研究表明,AIGC驱动高校图书馆从资源提供者向智能版权中枢转型,通过深化协同创新,构建版权保护新生态,推动学术资源合法高效共享。
2025年18期 v.42;No.80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旭;王标;刘式妙;王佳玮;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各行各业在数智化服务变革的道路上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图书馆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知识组织加工的重要载体,在知识服务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文章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内容分析法,通过ROST软件提取前50个高频特征词,总结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数据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及感知分析,使用Netdraw工具进行绘制,将其划分为知识服务技术模块、知识服务用户模块、知识服务资源模块,构建“三模块”分布图,结合高职图书馆的实际应用环境,提出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优化图书馆知识服务准确性;丰富智慧图书馆知识资源库,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加强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和隐私保护意识,提升用户知识服务体验感等优化建议。
2025年18期 v.42;No.807 35-4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怡;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AIGC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的契机。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阵地要顺势而为,积极把握服务创新主动权。文章通过分析AIGC在高校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学习能力、学习资源等领域支持服务的赋能作用,提出未来高校图书馆可以从加强顶层设计、拥抱技术变革、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合作联动、强化AI认知等方面创新服务路径。
2025年18期 v.42;No.807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小媛;
高校图书馆现有的资源检索系统依赖关键词匹配机制,在解析用户自然语言表达并理解深层意图方面存在局限,难以满足用户复杂的知识获取与学习规划需求。文章研究的大语言模型(LLM)发展为图书馆资源服务范式的转型提供了契机。借助大语言模型能够对用户自然语言需求描述进行深度解析与结构化建模,为精准洞察用户真实知识需求提供手段。结合领域知识图谱,能够对图书馆多源异构知识资源进行精准语义表征与关联聚合,最终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知识导航与路径规划。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智能推荐机制有望赋能图书馆服务从被动响应式的资源检索向主动预见性的知识导引的根本性跃迁,推动高校图书馆从静态的“资源集散中心”向能够深度理解并主动满足用户学习需求的“智慧知识伙伴”角色演进。
2025年18期 v.42;No.807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