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信息

产业技术

  • 新形势下推动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的思考

    从海燕;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是顺应产业演进规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提升全球产业竞争力、应对国际竞争格局重塑的关键路径。文章深刻分析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系统梳理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的实践,在深入剖析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坚持高端引领,加速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坚持突出重点,强化企业在集群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多元协同,提升集群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开放合作,推动集群高水平融入区域和全球4项针对性举措,为下一阶段江苏省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进一步筑牢新型工业化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决策参考。

    2025年16期 v.42;No.80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我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季云;李荣;毛开云;陈洪梅;

    近年来,细胞与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被誉为“未来医学的新支柱”,已成为全球竞相布局的“新赛道”,更被业内视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下一个风口。文章深入剖析了国内外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了细胞与基因治疗上中下游产业生态,并进一步探讨了该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2025年16期 v.42;No.805 7-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WOT-AHP模型的盐城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姚立娟;邓晓文;刘丽丽;唐武芳;顾萍辰;

    文章分析了影响盐城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因素,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格局提供参考。文章以盐城市医疗器械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和SWOT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对影响因素和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盐城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过程中,内部优势(S,战略力度为2.061)>发展机会(O,战略力度为1.133)>自身劣势(W,战略力度为0.633)>外部威胁(T,战略力度为0.406),战略四边形重心在第一象限。盐城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内部优势显著,应开展SO策略,以外部机会为契机;同时,尽可能降低外部威胁,改善内部产业结构劣势,持续稳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得出以下结论:为了进一步推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未来盐城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应着眼于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重点产业链发展格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集群化发展优势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加快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一体化;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保障关键要素支撑。

    2025年16期 v.42;No.805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管理

  • 数智教育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研究——以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吴思聪;

    在数智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亟待破解顶层设计碎片化、主体素养断层和评价机制粗放化三大核心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高校数智化管理实践,系统剖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以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为实证对象,研究揭示其通过制度重构、技术赋能、评价革新和素养培育的四维改革路径,显著提升了管理精细化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可为高校教学管理转型提供关键启示,需立足中国特色构建技术适配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治理框架,在数据驱动中坚守育人本质,最终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

    2025年16期 v.42;No.805 20-2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转型研究

    黄雁;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在逐步改变自己的工作模式和内容,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文章简要阐述了智能财务的功能和基本架构,重点研究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的智能化转型,旨在为有关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2025年16期 v.42;No.805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蒋煜琪;张二金;章小卫;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其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有组织科研环境不成熟、平台不成体系、队伍不健全,涉及利益分配不均和投入资金偏少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现实困境,提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2025年16期 v.42;No.805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情报

  • 信息传播视角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高质量发展探究

    沈玲玲;

    高校知识产权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知识产权强国战略高质量实施的重要支撑。然而,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孤岛困境成为制约高校信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基于“5W”传播理论,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活动视作以知识产权信息为信息源的信息传播过程,深入分析高校信息服务中五大服务要素的内涵及特点,从服务机理层面研究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效能低下的原因。最后,基于各服务要素的作用方式,针对性提出促进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5年16期 v.42;No.80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战略下粤西地区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探究

    赵剪;

    文章基于Patyee壹专利数据库的数据分析,研究粤西地区(湛江市、阳江市及茂名市)专利现状,以期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文章通过检索Patyee壹专利数据库2018—2024年湛江、阳江和茂名等地专利信息,对专利类型、申请年度、申请人(机构树)、主IPC分类/部、法律事件、专利状态、利价值度和专利奖励名称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粤西地区的专利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在专利创新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但存在专利成果转化和获奖率较低的情况。文章指出可以从政策扶持、专利信息培训服务、粤西地理标志性产品+旅游结合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和创新。

    2025年16期 v.42;No.805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科研合作网络演化特征与合作模式构建

    武荣伟;程纭;林婧怡;

    高校间的科研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也有助于推动区域间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基于2000—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8所公办本科高校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高校科研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并采用负二项重力模型,探究高校科研合作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合作整体网络密度从0.037升至0.317,合作网络度数中心势与中间中心势先上升后下降,高校间合作强度上升,直接联系增多。局部网络中,高校间既能同层级合作,也能跨层级合作;高校科研合作网络由弱核心向强核心转变。个体网络中,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长期排名靠前,位于网络中心;专业类,尤其是体育、艺术、公安类院校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排名靠后,处于网络边缘。合作高校各自的专任教师数量、地理距离与高校合作论文数显著相关。其中,合作高校各自的专任教师数量与合作发表论文数呈正相关、地理距离与合作发表论文数呈负相关;高校间制度邻近、认知邻近、高校层级均与高校合作论文数呈正相关。

    2025年16期 v.42;No.805 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图书与档案

  • 基于RapidILL系统的国际馆际互借研究——以温州肯恩大学为例

    胡林晓;陈梦静;

    国外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系统的构建起步早,基础扎实,能为国内文献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建设提供重要借鉴经验。文章在温州肯恩大学图书馆使用RapidILL系统进行国际馆际互借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文章旨在为正在使用或有意加入RapidILL系统的图书馆提供参考。具体而言,建议在实践新系统时,用户间应保障及时的沟通交流,警惕文献传递的合规性,加强馆际互借服务的宣传。

    2025年16期 v.42;No.805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

    刘怡珂;

    文章以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对其2023—2024年的运营状况进行内容分析和对比分析研究,包括账号基本情况、服务功能、推文内容、推送时间、互动数据、爆款文章等。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成效和传播影响力与文章内容、推送机制等密切相关。文章针对研究对象提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提升推文质量、完善推送机制和加强运营团队建设的提升策略。

    2025年16期 v.42;No.805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语言模型视域下ChatGPT赋能智慧图书馆应用研究

    聂飞霞;臧晓昱;

    文章以中国知网的297篇ChatGPT赋能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对ChatGPT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聚类分析,从主题分布、来源类型分布、研究层次分布和基金分布4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了大语言模型ChatGPT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场景,包括在智慧图书馆参考咨询场景的应用、在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场景的应用及其给智慧图书馆建设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2025年16期 v.42;No.805 66-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场域理论视域下AIGC赋能的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寿叶丽;

    文章旨在从场域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AIGC如何赋能智慧图书馆,推动其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文章分析了AIGC对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的内容与技术驱动,然后基于场域理论的核心概念框架识别并重新解构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构建AIGC驱动的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架构。最后,文章探索了AIGC赋能的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践路径与案例,以期促进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创新。

    2025年16期 v.42;No.805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十年国内高校档案数智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蒋琳萍;

    数智时代高校档案管理正面临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文献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对近十年高校档案数智化研究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当前研究主要聚焦3大主题:数智环境下高校档案服务的模式创新、数智环境下高校档案开发与利用价值、高校档案数智人才培养。未来研究可着眼于数智技术与高校档案管理的深度融合应用、数智化建设的标准化体系与协同共享体制构建、用户体验与行为研究等方向进行探索。

    2025年16期 v.42;No.805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智慧图书馆的创新建设实践——以上海图书馆东馆为例

    张玙婧;

    在数字技术革新和智慧城市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成为服务升级的重要方向。文章总结了传统图书馆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现状,以上海图书馆东馆为例,通过分析其智慧建筑与智慧服务服务的创新实践,探讨智慧图书馆未来挑战与对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仍需依托技术深化服务创新,构建跨区域资源共享平台以缩小数字鸿沟,并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可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16期 v.42;No.805 80-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教研究

  • 数字技术赋能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画像构建及应用研究

    姬文晨;杨仙云;杨荻椿;

    职业素养画像是一种反映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水平的有效方式,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开展个性化教学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使用为职业素养画像的构建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采集某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相关数据,利用数字工具与方法对数据进行清洗、归一化处理和聚类分析,最终构建出包含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行为4个核心维度的职业素养画像。构建的职业素养画像能够直观呈现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对学校在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提升就业质量、强化教育管理等场景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16期 v.42;No.805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课程评论的高校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指标构建

    陆凤琳;于帆;

    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水平提升。文章采用扎根理论分析、专家调查法、AHP层次分析法,以在线课程评论为数据源,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高校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该指标体系及其权重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水平提升提供了一定思路,包括教学设计创新化,课后服务长效化;言传身教立榜样,诲人不倦守情怀;平台功能优交互,教学资源增质量;信息道德作基石,信息能力为导向。

    2025年16期 v.42;No.805 90-9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档案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动因与实施方案研究

    李木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档案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保障档案学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的驱动和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等层面分析档案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动因,分析档案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挂靠式和独立式实施方案,进而提出发挥示范效应、提升实施能力以及强化合作伙伴关系等建议,旨在促进档案学研究生教育向学术型与专业型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满足社会对档案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2025年16期 v.42;No.805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信管类专业多维度“专创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唐淑兰;陈盼;

    信管类专业的发展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变革的驱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才能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文章针对信管类专业专创融合中存在的融合不足、路径不明、专业定位变化等问题,从教育理念和实施路径两方面探索信管类专业专创融合的方法,即理念转变、信息技术赋能、多元主体培养、特色构建的途径,为大数据时代信管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2025年16期 v.42;No.805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财经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建设现状与优化路径

    王鑫;

    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文章以国内42所财经高校图书馆网站为调研对象,从课程教学、专题培训、入馆教育等方面对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现状进行比较分析。该类平台建设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整体规划不足、教育内容保守、在线学习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财经高校图书馆应从自身认知、顶层设计、内容创新、功能拓展等方面推进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2025年16期 v.42;No.805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路径规划

    陈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水平在飞速提升。2025年初,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成为了全球的焦点,该模型使得我国人工智能水平大大提高,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了新机遇。文章主要分析了在DeepSeek引领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多维度探讨了人工智能驱动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路径。文章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2025年16期 v.42;No.805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学与社会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指标体系研究

    兰义华;赵菲菲;赵莉;郑伟;单平平;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对提高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满足区域产业需求等越来越重要。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关键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胜任力发展状况展开调研。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构建起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工程类硕士职业胜任力指标体系,为地方高校优化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025年16期 v.42;No.805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德国水利科研机构助力开放科学的经验与启示

    李慧;徐灿灿;季昭沁;崔征;

    文章从开放科学指导性政策工具和重点项目实践两个维度深入分析德国代表性水利科研机构开放科学运动进展。发现德国水利科研机构采取将开放科学政策与机构长期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差异化选择开放内容和深度、设置统筹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办公室等举措加速机构融入开放科学国家进程,文章提出我国水利行业应从顶层政策规划、机构自我探索、加强利益相关方协作共享等3方面加强开放科学运动,以期为我国水利科研机构高质量融入全行业开放科学运动提供参考。

    2025年16期 v.42;No.805 11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科技论文评价的现状、发展及优化路径研究

    许丹;白彩军;徐爽;

    文章旨在全面梳理我国科技论文评价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文章运用内容分析以及阅读分析方法,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解读,深入探究我国科技论文评价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内容。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科技论文评价方法经历了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到Altmetric社会影响力评价、多元化综合评价,再到人工智能辅助下的论文评价的演变过程。评价理念也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从单一评价向多元化综合评价转变。未来,科技论文评价将更加聚焦质量提升、学科交叉融合,朝着国际化、多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025年16期 v.42;No.805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组合赋权与TOPSIS法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分析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外文数据库为例

    吴天越;

    文章以2024年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采购的7个外文数据库使用数据为基础,构建出1个由4个准则层和18个指标层组成的高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与网络分析法相结合的赋权模型计算出指标组合权重。同时,应用TOPSIS模型对7个外文数据库电子资源使用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为指导外文数据库合理采购、优化数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16期 v.42;No.805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质能源”专刊征稿

    <正>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替代性可再生资源,也是环境友好的低碳能源,生物质能源产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融合交叉,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中出现了多种先进理论、技术和方法,大大促进了能源转化学科和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水平的提升。为了传播生物质能源研究开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创新成果,推动该领域科研工作者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新能源科技》2025年特开设“生物质能源”专刊,诚邀学术界同仁分享前沿成果。稿件一经录用,优先出版。

    2025年16期 v.42;No.80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体制改革”专题征稿

    <正>科技体制改革是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强调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江苏科技信息》杂志是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公开出版学术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万方数据期刊网、维普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为深入探讨科技体制改革的理论、实践与未来方向,本刊特开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专题征稿,向社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邀稿。

    2025年16期 v.42;No.805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